土耳其航空初體驗 土耳其航空的BK777-300ER舒適艙,座位夠寬敞。一個人坐下,兩側還有空間。腳架可以調整前後、高低,背部也能貼緊。 小點心可以接受,飲料有酒、果汁、可樂、水等多樣選擇。餐具仍然使用不鏽鋼材料,不擔心劫機事件。。這是一個傳統經營的航空公司? 由於座位舒適,一覺睡得安穩,醒來已經是早餐服務時間。擦乾淨雙手,略做臉部的局部擦拭,就開始享用早餐。早餐的水果、蛋做的料理感覺還不錯,不至於偏離太多。 窗外的晨曦逐漸明亮,同行的旅客開始按相機快門,我正好坐在窗口,馬上成立攝影服務中心。 餐後,邱茗做機上的數獨,我欣賞快樂腳第二集,純美英語發音,沒有中文字幕,練聽力啊。 在伊斯坦堡的TAV機場轉機,要進入倫敦的安檢相當嚴格,首先要個別詢問,其次要過高敏感度的檢察閘門,脫鞋、卸表、卸皮帶,我還被近距離搜身,我想可能是假牙吧? 開往倫敦的AIrBUS 321座位等同於台灣的遠航和復興,前後距離只要低頭就要碰到前座,臀部坐久還會不舒服。機上的餐點是先送菜單,再一一送餐,絲毫不馬虎。
旅行與人生
旅行是是一種學習,把自己放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學習去看、去聽、去適應,感受自己的存在。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20110829懸空寺
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始建於1500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再加上寺中供奉儒釋道三教教主,經過歷代帝王修繕,躲過戰火肆虐保存至今。
懸空寺面對恆山,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為基,巧借岩石暗拖樑柱上下一體,把一院二寺互相連接起來,完全是徒手鑿洞、插樑、架柱而成,就像是一座鑲嵌在山壁中的空中樓閣。
我和邱茗在北嶽恆山的 石牌前留影,表示到此 一遊。
遠望懸空寺,鑲嵌在岩 壁之中,讓人覺得奇妙 又驚奇,
真是巧奪天工的建築。
站在懸空寺下往上望, 人在建築空間中的移動 ,看得更清楚。可以想像當年信徒來朝 拜的盛況,也是像現在 這樣吧?
李白來到懸空寺,寫不 出讚美的詩,只寫「壯觀」來表
示 心中的感受。
懸空寺的前院基座連著 地面,和其他懸在空中 ,嵌入
岩壁的部分,自 然形成一種對比的興味 。
從岩壁伸出的木條支撐 整座寺廟突出岩壁的重 量,
細細的木條撐著懸空寺 的迴廊,只是聊備一格 。
細細的木條撐著懸空寺
還沒登上懸空寺就忍不 住要抬頭看看懸空寺的 奇妙力學,想當年建築這座寺廟的 工匠,從山頂垂繩索下來工 作,一不小心就可能墜 入河中,如此冒著生命危險才完 成的建築巨作,還能留 存至今,真是不容易。
這是懸空寺的門口,只 要站在門口就可以看到 懸空寺的全貌。
也是一種行動禪的修行 。
走上台階,抬頭就看到 這個雙龍的雕刻作品鑲 嵌在紅
牆之上,告訴人 們即將走入一座寺廟。
站在懸空寺的門口,抬頭望見五根木柱支撐 著一座突
出山壁的迴廊 和祭壇,祭壇牢牢的鑲在山壁之 內,五根柱
子則幫助支撐走 在迴廊上的人的重量。
還沒有登上懸空寺,光 站在寺廟台階前,看見 三層的
寺廟建築突出岩 壁,就覺得迫不及待的 想上去看看。
從人站在上面的高度和 每一層的高度來比較,懸空寺
層樓的高度不是 很高,一般人只要身高170 公分以上,行走
在上頭 就要小心了。
窗外的岩壁上刻著「空 中色相」,讓人突然領悟「懸
空寺 」的寺是「色相」,所懸的「空」即是「真 空妙有」
的「空相」。
看過「空中色相」之後 ,一回頭又頓入「人間 實相」。
抬頭看看屋頂,鮮明的 木頭結構,一點也看不 出歲月
的痕跡,這可能是後來重新修護 的「傑作」吧?
我好喜歡這個視野,站 在這兒好久不忍離去,我想坐
在這兒誦讀金剛 經,悟境必然更深。
僅容許兩人差肩而過的 迴廊懸在空中,當你走 在上面,
還真的需要「四大皆空 」。
還真的需要「四大皆空
堅硬的石壁、結實的木 造飛簷,構成這幅柔美 的景象,
這在西方的建築是很難 看到的。
連接兩座建築物之間的 階梯,依山岩開鑿而成 ,
行走時得要平心靜氣,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北歐的教堂風格簡約而多變化
北歐的教堂風格簡約而多變化
20110708從蓋羅出發到密爾道, 我們在蓋羅發現第一 座木教堂。這是木教堂的正面。陽光照射在教堂的屋頂和墓園,絲毫沒有陰森的感覺,讓我有機會盡情的欣賞木教堂的外觀。
20110710在峽灣看見一座白色小教堂,簡單的線條、潔白的顏色,讓人只想到真正的愛就是那麼單純和簡單。
20110711當我站在理爾哈默的公 園向下望,正好瞧見一座教堂,屋 頂的尖端指向欄天,一層一層向上攀升,直 達天際,好美。
站在理爾哈默的公園向 下看,挪威的理爾哈默教堂赫 然聳立在兩排綠樹的盡 頭,綠樹像虔誠的信徒正走 向教堂做禮拜,一片肅 穆和諧。
20110712 冰島的雷克雅未克教堂,原名是以冰岛著名文 學家哈爾格林姆斯的名字來命名,紀念他對冰島文學的貢獻。哈爾格林姆斯克雅教堂(H allgrimski rkja)從 1940年開始奠基, 由於經費來自教會募集 和捐助,幾乎花了半個 世紀才完工。教堂的設 計採用管風琴的造型, 主廳高30多米,可容 纳1200人。主塔高 72米,可乘坐電梯上 頂樓俯瞰雷克雅未克。
教堂與銅像的全貌(李 佳靜拍攝)
從教堂測邊看,可看到 狀似管風琴的葉片。
從教堂的做後方觀看,教堂的主體有一條走向天堂的「天梯」。(李佳靜拍攝)
這是教堂後方,祭壇的位置。
教堂的屋頂造型是簡化 的歌德式屋頂造型,組 合在一起像維京船的船 骨。
管風琴高懸在壁上,像 要飛上天空的飛行器。
教堂與銅像的全貌(李
從教堂測邊看,可看到
從教堂的做後方觀看,教堂的主體有一條走向天堂的「天梯」。(李佳靜拍攝)
這是教堂後方,祭壇的位置。
教堂的屋頂造型是簡化
管風琴高懸在壁上,像
20110713 進入冰島的阿庫瑞理,參觀阿庫瑞理大教堂,人們拾階而上,迎面看到大門兩旁高聳的造型, 像即將要合十祈禱的雙 手。圓形的時鐘,彷彿在提 醒人們,
時間即是生命 。
20110713 來到冰島的胡沙維克港口, 有一座輪郭清楚的教堂 ,綠色的屋頂、紅色的線條,勾勒出教堂的堅實結構,默默的注視著來往的船 隻,保衛著討海人的生 命,就像咱們的媽祖廟一樣。
20110714我們在冰島米湖區的旅 館吃飯,正好看見顏色鮮嫩的教 堂座落在右後方。綠色的屋頂,白色的牆,在晴空之下,閃閃發亮。
20110717我們參觀赫爾辛基的岩石教堂(Tempp eliaukio Church),岩石教堂於19 68到1969之間建 造,由 Timo 和 Tuomo Suomalaine n兩兄弟設計,教堂的 主體由天然岩石挖崛建 造而成,是一座頗具特 色的新型基督教教堂。 光從外頭觀看,教堂就 像是停在大石堆裡的飛 碟,不注意看門口上方 放置的小小的銅製十字 架,還真不知道眼前的 建築物是教堂。
岩石教堂(Tempp eliaukio Church)屋頂採 用圓頂設計,有一面圓 形銅製的屋頂,一百條 放射狀的樑柱支撐,支 撐著透明玻璃,得到自 然採光的效果。整座教 堂直徑24公尺,高1 0 公尺,周圍的壁面仍保 有原始的岩石風味。教 堂入口走廊為隧道狀, 入口處塗上混凝土,整 座教堂如同著陸的飛碟 一般,趣味獨具。
20110717烏斯佩斯基教堂是東正 教的教堂,興建於
18 62~1868年,尊崇「聖母安息」,由 俄國建築師A.M.G ornostayev 建造。烏斯佩斯基教堂是斯堪 地那維亞半島上最大的 東正教教堂,位於赫爾辛基的Kat ajanokkavu小島上。
20110717 大教堂建於帝俄統治時 期的1830-185 2年,
由建築師恩格爾建造,
的教堂 。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20110731冰島阿庫瑞里文化中心
禪意十足的阿庫瑞里文化中心
在冰島之旅的行程中,沒有預期會看到特別的現代建築,卻在阿庫瑞里(Akureyri)的海邊意外的看到一座特別的文化中心。阿庫瑞里是冰島的第二大城市,地處冰島北部。
面對冰島阿庫瑞里的文化 中心,聳立的兩道 石牆,夾著玻璃窗,自 然引導人們找到入口處。
走進門口,左邊立著一道說明書,用 石頭夾著一片壓克克力鋪面的說明板,巧 妙的告訴旅客這棟大樓 的內容。
抬頭望向文化中心裡頭,只見平直 的牆,配上弧形的 牆,自然產生一股張力。
黑色的沙發,灰色的清 水模,加上木頭排列的牆,形成簡約的風格,讓人能在裡邊休息,感覺很舒暢。
這面牆用木頭排列,簡 單而疏密相間的線條,像在呼吸一樣,自然形 成韻律感。
兩片木頭橫向排列的牆 ,夾著斜向的樓梯,形 成簡單的造型。
平直的牆面和弧形的牆 面,簡單而有力的讓人 的眼神為之一亮。
透明的樓梯、木製的牆 面,輝映成趣
突出的樓梯,好像要碰觸木條包裹的牆,又羞 澀的縮回來。
走道的盡頭是咖啡廳, 窗外的湖光山色映入 眼簾,讓人心神為之怡然。
冰島的阿庫瑞里文化中心是一棟簡約主義的建築,
在冰島之旅中無意間遇到,感覺簡約主義的風華,
頗富禪意。
訂閱:
文章 (Atom)